Search

短評 #金馬奇幻影展 ——《#超越無限兩分鐘》(Beyond the Infinite Two Mi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短評 #金馬奇幻影展 ——《#超越無限兩分鐘》(Beyond the Infinite Two Minutes)

低預算、小製作怎麼拍出好看的科幻電影,本屆奇幻影展選映的《超越無限兩分鐘》是容易入口的好作品之一。而昨晚在影展初登板後,便躍入觀眾票選榜第三名。
 
《超越無限兩分鐘》在科幻包裝的外衣之下,全片僅探問一件事——「人類是否真的能掌握自己的未來命運。」而在 70 分鐘片長的鋪陳下,與其說導演山口淳太的價值觀否定了「掌握未來」,倒不如說,他可能更認為「預知未來」是一件無趣的事情。
 
在「預知未來兩分鐘」的意外前提下,編導將人類的貪婪,轉化為某種可愛的小罪小惡。例如,當利用預知能力而獲取利益時,第一個角色想到的竟是車站前的扭蛋,而非害人或牟取暴利的不法勾當,從扭蛋這類的小確幸中,看見的是編導對角色流露出的可愛筆觸。
 
預知、掌握未來是危險的,是多數科幻電影的主流論述之一,《超越無限兩分鐘》同樣也以此視角切入,於是角色們在趨於萬惡的資本主義之後,發生一連串的災厄皆與不法黑金有關,此種敘事鋪陳,皆傳遞出「未來的不可預知性」,映照出「自取其害」的恐怖預言。
 
不過,我認為全片最重要的對比手法,是體現在主角的愛情故事。當主角利用預知未來,接近心儀女性之際,卻被此種超現實的能力反噬,甚至發生「自己騙自己」的荒謬誕事。在觀眾的發噱之後,來到片尾,主角打破既有的命運軌跡,在看不見的遙遠彼方之中,順從未來的「多變」可能性,而非預見未來之後做出的「唯一」抉擇。
 
於是,主角與心儀女生的愛情,在樂團與《哆啦A夢》的共同話題之下,這才悄然發芽。
 
端看這兩處的對比設定,就能讀取編導的核心意念——「看見未來不一定能如你所願;反之,當未來一片朦朧,意外的美好反倒就此降臨。」《超越無限兩分鐘》透過這樣的收束,講述「未來」本身迷樣的有趣之處,替全片敲響定音錘,也讓一股暖流湧於心頭。
 
對我來說,《超越無限兩分鐘》的編導深知自己想說的故事,在處處限制之下,清晰、不雜亂地完整講述故事,不說教且深刻傳遞出核心內裡,縱使缺少經費,即使觀眾還是不能理解時空悖論(我就是這類觀眾),但電影帶來的奇幻冒險,在 70 分鐘內創意「無限」且清新脫俗。
 
曲終人散之後,觀眾或能踩著輕盈步伐踏出戲院,並想起藤子・F・不二雄《哆啦A夢》的兒少童心,好好與「未知的未來」談一場奇幻戀愛。
 
‼️此片在『金馬影展 TGHFF』後續的三場放映皆完售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